历书是编排年、月、日、节气等供人们查考的工具书,也是人类创造的文化成果之一。传说在很久以前,由于历法定得不准,天时与农事往往不能正确地配合,农作物的收成因而不理想。当时的天子祖乙(约公元前1450年)见到节令紊乱导致民不聊生,非常忧虑。当时的人们也以为是得罪了天神,于是祖乙亲自率领百官,焚香沐浴,前往天坛祭祀天神,并传喻全国百姓设坛祭天,祭拜天神,请求宽恕,使节令恢复正常,可是节令还是照样的紊乱。
当时在定阳山下,有个青年樵夫名叫“万年”,平日以打柴采药为生,平时对历法及节令很感兴趣。有一天,万年上山砍柴,休息时他望着树影出神,不知不觉中,地上的树影已悄悄地移动了方位。万年灵机一动,心想,可不可以利用日影的长短来计算时间呢?回 到家后,万年就设计出一个“日晷仪”。
可是,一遇上阴雨天,日晷 仪就失去了效用。于是,万年又借鉴山崖上滴水的声音,动手做了一个五层的漏壸,利用漏水的方法来计时。这么一来,不管天气阴 晴,都可以正确地掌握时间了。万年带着自己发明制造的日晷仪及水漏壶进见天子祖乙,说明 节令不准与天神并不相干。
祖乙觉得万年说得很有道理,就把万年留下,并在天坛前盖起日晷台,漏壸亭,又派了 12个童子供万年差 遣。从此以后,万年得以专心一意地研究时令。经过几十年,万年精心制定的太阳历终于完成了。当他把太阳历献给祖乙时,已是个 白发苍苍的老人了。祖乙深受感动,就把太阳历定名为“万年历”, 并封万年为“日月寿星”。
直到今天,人们也习惯将阳历称为“万年历”,并在春节时挂上日月寿星图,据说就是为了纪念功高德重的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