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Web开发网 » 操作系统 » linux系统

人工智能行业有高薪要人才,但年轻人正选择离开

2021年10月14日6110百度已收录

记者 | 周姝祺

编辑 |

从自动驾驶到小区人脸识别,人工智能已经逐步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达到2800亿美元,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也达到了3000亿人民币。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各行业的深度应用,我国对人工智能专业的人才需求量巨大。

据央视财经近日报道,目前整体人工智能的职位增长量大概是45%到50%,计算机软件、互联网行业、机器制造业里的人工智能岗位,都在不断增加。随着人才需求的不断扩大,不少在校大学生没毕业就“先上岗”,开始在企业进行培训和磨合。

但是,火热招聘的背后,人工智能一直面临着持续亏损、落地困难的商业困境,即使是头部企业的员工,同样深陷涨薪困难、降薪裁员的风波之中。当高薪的泡沫被刺破,不少年轻人重新走回了传统互联网的道路。

热火朝天:行业薪水高,人才需求量大近些年来,人工智能发展迅猛,国家密集出台人工智能领域的相关激励政策,更在2017、2018以及2019年连续三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人工智能”。这股热潮让不少人工智能企业尝到“甜头”,商汤科技、旷视科技、依图科技和云从科技迅速崛起,成为国内人工智能行业“四小龙”。

和其他行业相比,人工智能行业对从业人员有着极高的技术背景要求,其人才薪水,在各行业都是领先水平。据BOSS直聘发布的《2020人才资本趋势报告》,2019 年招聘薪资的众数是5000元,中位数是6043元,平均招聘薪资为8082元,但人工智能的岗位,平均月薪都在两万元以上。

数据显示,机器学习岗位的每月平均薪资最高,在27652元,自然语言处理的平均薪资达到25553元,语音识别岗位和深度学习岗位的平均薪资分别为24037元和27516元,语音/视频/图形开发岗位的平均薪资相对而言最低,但也在两万元以上(22979元)。

人工智能行业有高薪要人才,但年轻人正选择离开  人工智能 第1张

高薪水是为求得高专业人才。人社部此前发布的《新职业在线学习平台发展报告》显示,未来五年新职业人才需求规模庞大,预计云计算工程技术人员缺口近150万、人工智能人才需求达到近500万。

以细分赛道人工智能+医疗行业为例,在成本高企、研发周期长的新药研发领域,通过融合顶尖的计算机科学与生物化学领域的技术,AI制药不但成为创投的新风口,更是诸多大型制药公司纷纷加大投资、招兵买马的重要部门。

此外,在医疗机器人领域,手术机器人、康复机器人、服务机器人(运输机器人、消毒机器人),辅助机器人(护理机器人、静脉药物配药机器人)等同样前景广阔。

全球招聘集团瀚纳仕指出,大型医院和传统药企正在通过互联网、信息化等手段助力业务发展,在技术转型的过程中,人工智能领域图像算法、深度学习等岗位人才需求量较大。

据《2021瀚纳仕亚洲薪酬指南》,数据科学家年薪在50万-120万人民币区间,数据主管年薪则高达150万-220万人民币,而入门级别的AI开发者最高年薪也已达到80万。薪资体系中视情况也包含期权和股票等激励手段。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稀缺,人工智能企业更加注重“选育用留”。美世中国2019年一份报告指出,2018年上半年人工智能/大数据行业的早期企业离职率为21%,低于2018年六大行业(企业服务、消费升级、人工智能/大数据、金融科技、文化娱乐、医疗健康)整体离职率九个百分点,甚至也低于2017年六大行业整体离职率四个百分点。

为缓解人才供需压力,高校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不甘落后,据不完全统计,自2018年教育部设立人工智能专业之后,我国累计已有超300所高校开始培养人工智能方向的学生。

BOSS直聘数据显示,2009-2019十年间,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存量逐渐增多。其中,机器学习、语音识别、图像识别、图像处理以及数据挖掘工程师都处于高速增长阶段,人群呈现年轻化的状态。自然语言处理、深度学习、算法工程师等人才储备同样不断扩大,年龄相对偏大。

需要注意的是,有调研显示,整体来看我国人工智能人才供给不足,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但与此同时,有22%的高校反映他们培养的学生就业出现了供大于求。调研分析,高校人才供给和市场需求之间出现了结构性矛盾。

随着人工智能人才总量增加,人才市场已经出现细分趋势,基础研发类人才和技能型人才都在很快地增加,而高校的供给主要集中在本科层次上,导致人工智能专业本科生有饱和的趋势,且主要出现在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上,更高端学历和更强技术背景的人才需求仍旧稀缺。

调查指出,目前市场上人工智能类人才的供给主要来自于电子信息、软件服务等其他相关领域的人才跨界转型而来。高校培养过程注重课堂教学、轻视实践,也导致人工智能人才无法满足市场对于实践的要求。

冷清离场:持续亏损,裁员风波,年轻人在离开如果说前两年人工智能企业是“吸金兽”,是投资的风口,如今以“四小龙”为代表的人工智能企业正走下神坛,繁荣逐渐褪去,露出真正的面目。

今年以来,商汤科技、旷视科技、依图科技和云从科技纷纷选择首次公开募股,谋求上市机会。据业内人士爆料,商汤科技或于八月开启A+H上市;旷视科技在2019年港股上市失败后,已转战科创板;云从科技则已经顺利通过科创板审议,或将成为人工智能行业“第一股”,而依图科技已经主动“撤单”,终止IPO。

从披露的招股书中,即使是行业顶尖的“四小龙”,都处于持续亏损的状态。云从科技在2018年到2020年,公司营收分别为4.84亿元、8.07亿元、7.55亿元。同期,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1亿元、-17.08亿元和-6.9亿元。截至2020年末,该公司合并口径累计未分配利润为-14.35亿元。

人工智能行业有高薪要人才,但年轻人正选择离开  人工智能 第2张

旷视科技此前提交的招股书显示,从2018年至2020年9月末,公司净亏损为28.00亿元、66.39亿元和28.46亿元,截至2020年9月末,公司累计未弥补亏损为142.50亿元。依图科技亏损同样不低,截至2020年6月末,公司累计未弥补亏损72.20亿元。

三家公司招股书中均有提到,人工智能行业是人才和技术密集型行业,技术研发难度大、研发投入高,为保证持续具有核心竞争力,企业通常需要不断投入研发资金。以云从科技为例,2018-2020年云从科技研发费用分别是1.5亿元、4.5亿元、5.8亿元,占各期营收的比例分别是30.61%、56.25%和76.59%,三年不断走高。

成本难降的资金压力下,人工智能企业不可避免的对员工人力成本进行缩减。今年以来,“四小龙”中就频频传出裁员、降薪的消息。

据多家媒体报道,今年上半年依图科技降薪、大幅裁员,如今员工总数已削减至500人左右。早在今年初,依图科技首席技术官、知名AI技术“大牛”颜水成在任职仅一年半后离职。

依图科技的医疗业务部门是裁员的重灾区,目前武汉、西安、成都等多地的医疗分公司已注销,相关的医疗采购、销售部门等也纷纷解散。

据钛媒体APP获悉,依图医疗事业部员工数量已缩减至九成以上,业务几乎处于关停状态。依图科技最终要削减裁员到200-300人左右,整体裁员规模超70%,而在一年前,依图科技的员工总数还有1507人,其中研发人员占比一半以上,为837人。

另一家笼罩着“降薪裁员”疑云的是刚刚通过科创板审议的云从科技。去年五月,云从科技就爆裁员传闻,诸如 “取消了补充年假”、“取消带薪病假及员工生日福利红包”、 “全员降薪20%”等消息。

今年,在职场社交平台脉脉,云从科技再度传出将裁员30%的消息,更有认证为云从科技员工的网友发帖表示,“云从每天离职一大批,天天看人减少”。不过,云从科技公关表示,公司大规模裁员言论,纯属谣言,并没有任何裁员计划。

另外,人工智能企业虽然在应届生起薪上开出高工资,但涨薪幅度却低于其他行业。有行业内猎头表示,“比如‘四小龙’整体涨薪速度就很慢,有高学历候选人两年总共涨薪不超过15%,这种情况是家常便饭。”

有海康威视员工在脉脉发帖称,海康威视入职后薪资涨幅“一言难尽”,几百或者不涨的人大有人在。在2020年疫情期间,海康威视以疫情导致公司业绩下滑为由发送了全员不调薪的邮件。该员工表示:“海康威视还配不配叫‘体面厂’吗?”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从人工智能企业跳出的员工选择回归到传统互联网行业。“我认识的人里面很多去了字节跳动,以及阿里巴巴、腾讯、华为等大厂,做游戏、做教育、做视频……都比原来要好。”有员工接受采访表示。

界面职场此前报道指出,今年秋招以来,互联网公司都加大了人才招募力度,打起了“史上最大规模校招”的口号。腾讯今年秋招放出了近7000+岗位,字节跳动的提前批岗位也有超过4000条,阿里巴巴不少尖端技术类岗位也首次向应届生开放。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