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看视频赚钱、玩游戏赚钱、喝水赚钱、走路赚钱”这种骗钱套路已经很难继续蒙人的时候,又出现了号称刷手机完成“赚钱任务”的诈骗套路。经过央视新闻的曝光,这一诈骗套路的真相浮出水面,让不少网民惊呼“防不胜防”。
这种骗局具有极大迷惑性。其“玩法”的宣传点,在于用户给电商平台刷流量,由此可以获得不菲的报酬。“你虽然付了本金,但是我这个本金会退还给你,而且会把你帮我干活这种佣金我也付给你”。但实际上,很多用户刷的是假单子,根本没法赚钱,反而赔上了本钱,血本无归。
在其中,个人信息和隐私泄露的风险也很突出。用户为了获得“返利”,需要根据网页信息提示,填写自己的身份证号、银行卡号、手机号等信息。诈骗平台由此掌握了用户的个人隐私,甚至可能侵吞其个人财产。
作为一种新型的网络诈骗,刷手机完成“赚钱任务”的诈骗对不熟悉网络技术的人而言,具有很强的蒙蔽性。比如,用户可以肉眼看到自己的确在网页上刷到了“赚钱任务”,但实际上,这些页面是骗子伪造的,根本就没有与真正的短视频平台产生交互关系,从头到尾就是骗子自编自演的“剧情”。一些用户以为“眼见为实”,便轻易落入了骗子的圈套。
再者,这种诈骗套路深谙人性的弱点,戳中了一些人利用闲暇时间赚钱的念头。虽然不少人都明白“天上不会掉馅饼”的简单道理,但在诱惑面前,往往就晕头转向了。比如,这次曝光的骗局中,诈骗平台宣称用户可以通过花钱完成相应任务赚取佣金,一些用户尝到了小小的甜头,便丧失了警惕心,进而被骗走了更多钱,可谓因小失大。
要让骗子不再得逞,用户首先应该提高警惕意识,千万不要有不劳而获的念头。看起来容易“赚钱”的事情,往往都隐藏着可怕的巨大骗局。与此同时,相关部门也要发挥监管作用,加强对这类诈骗活动的打击力度,发现一起,严查一起,决不能纵容它们继续猖獗下去。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普及,新型诈骗手段层出不穷,营造“全民无诈”的良好社会环境,相关治理还需久久为功。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