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Web开发网 » 站长学院 » 帝国cms教程

CMS、G1 垃圾回收器

2021年11月16日5750百度已收录

CMS尽管CMS收集器采用的是并发回收(非独占式),但是在其初始化标记和再次标记这两个阶段中仍然需要执行“Stop-the-World”机制暂停程序中的工作线程,不过暂停时间并不会太长,因此可以说明目前所有的垃圾收集器都做不到完全不需要“stop-the-World",只是尽可能地缩短暂停时间。

由于最耗费时间的并发标记与并发清除阶段都不需要暂停工作,所以整体的回收是低停顿的。

**由于在垃圾收集阶段用户线程没有中断,所以在CMS回收过程中,还应该确保应用程序用户线程有足够的内存可用。因此,CMS收集器不能像其他收集器那样等到老年代几乎完全被填满了再进行收集,而是当堆内存使用率达到某一阈值时,便开始进行回收,以确保应用程序在CMS工作过程中依然有足够的空间支持应用程序运行。

要是CMS运行期间预留的内存无法满足程序需要,就会出现一次“Concurrent Mode Failure'失败,这时虚拟机将启动后备预案:临时启用Serial old收集器来重新进行老年代的垃圾收集,这样停顿时间就很长了。**

有人会觉得既然Mark Sweep会造成内存碎片,那么为什么不把算法换成Mark Compact呢?

因为当并发清除的时候,用Compact整理内存的话,原来的用户线程使用的内存还怎么用呢?要保证用户线程能继续执行,前提是它运行的资源不受影响。Mark Compact更适合“Stop the World"这种场景下使用。

G1 Garbage First为什么名字叫做Garbage First (G1)呢?

因为G1是一个并行回收器,它把堆内存分割为很多不相关的区域(Region) (物理上不连续的)。使用不同的Region来表示Eden、幸存者0区,幸存者1区,老年代等。G1 GC有计划地避免在整个Java堆中进行全区域的垃圾收集。G1跟踪各个Region里面的垃圾堆积的价值大小(回收所获得的空间大小以及回收所需时间的经验值),在后台维护一个优先列表,每次根据允许的收集时间,优先回收价值最大的Region。由于这种方式的侧重点在于回收垃圾最大量的区间(Region),所以我们给G1一个名字:垃圾优先(Garbage First) 。G1 (Garbage-First)是一款面向服务端应用的垃圾收集器,主要针对配备多核CPU及大容量内存的机器,以极高概率满足GC停顿时间的同时,还兼具高吞吐量的性能特征。在JDK1.7版本正式启用,移除了Experimental的标识,是JDK9以后的默认垃圾回收器,取代了CMS回收器以及Parallel + Parallel old组合。被Oracle官方称为“全功能的垃圾收集器”与此同时,CMS已经在JDK9中被标记为废弃(deprecated) 。在jdk8中还不是默认的垃圾回收器,需要使用-XX:+UseG1GC来启用。G1特点:

并行与并发并行性: G1在回收期间,可以有多个GC线程同时工作,有效利用多核计算能力。此时用户线程STW并发性: G1拥有与应用程序交替执行的能力,部分工作可以和应用程序同时执行,因此,一般来说,不会在整个回收阶段发生完全阻塞应用程序的情况分代收集从分代上看,G1依然属于分代型垃圾回收器,它会区分年轻代和老年代,年轻代依然有Eden区和Survivor区。但从堆的结构上看,它不要求整个Eden区、年轻代或者老年代都是连续的,也不再坚持固定大小和固定数量。将堆空间分为若干个区域(Region) , 这些区域中包含了逻辑上的年轻代和老年代。和之前的各类回收器不同,它同时兼顾年轻代和老年代。对比其他回收器,或者工作在年轻代,或者工作在老年代;空间整合CMS:“标记-清除”算法、内存碎片、若干次GC后进行一次碎片整理G1将内存划分为一个个的region。内存的回收是以region作为基本单位的。Region之间是复制算法,但整体上实际可看作是标记-压缩(Mark -Compact )算法, 两种算法都可以避免内存碎片。这种特性有利于程序长时间运行,分配大对象时不会因为无法找到连续内存空间而提前触发下一次GC。尤其是当Java堆非常大的时候,G1的优势更加明显。可预测的停顿时间模型(即:软实时soft real-time)这是G1相对于CMS的另一大优势,G1除了追求低停顿外,还能建立可预测的停顿时间模型,能让使用者明确指定在一个长度为M毫秒的时间片段内,消耗在垃圾收集上的时间不得超过N毫秒。由于分区的原因,G1可以只选取部分区域进行内存回收,这样缩小了回收的范围,因此对于全局停顿情况的发生也能得到较好的控制。G1跟踪各个Region里面的垃圾堆积的价值大小(回收所获得的空间大小以及回收所需时间的经验值),在后台维护一个优先列表,每次根据允许的收集时间,优先回收价值最大的Region。保证了G1收集器在有限的时间内可以获取尽可能高的收集效率。相比于CMS GC,G1未必能做到CMS在最好情况下的延时停顿,但是最差情况要好很多。CMS、G1 垃圾回收器  帝国cms提速 第1张

CMS和G1比较:

相较于CMS,G1还不具备全方位、压倒性优势。比如在用户程序运行过程中,G1无论是为了垃圾收集产生的内存占用(Footprint) 还是程序运行时的额外执行负载(overload)都要比CMS要高。 从经验上来说,在小内存应用上CMS的表现大概率会优于G1,而G1在大内存应用上则发挥其优势。平衡点在6-8GB之间。

参数设置:

-XX:+UseG1GC 指定使用G1收集器。-XX:G1HeapRegionSize 设置每个Region的大小。值是2的幂,范围是1MB到32MB之间,目标是根据最小的Java堆大小划分出约2048个区域。默认是堆内存的1/2000。-XX:MaxGCPauseMillis 设置期望达到的最大GC停顿时间指标(JVM会尽力实现,但不保证达到)。默认值是200ms-XX:ParallelGCThread 设置STW工作线程数的值。最多设置为8-XX:ConcGCThreads 设置并发标记的线程数。将n设置为并行垃圾回收线程数(ParallelGCThreads)的1/4左右。-XX:InitiatingHeapOccupancyPercent 设置触发并发GC周期的Java堆占用率阈值。超过此值,就触发GC。默认值是45。G1使用场景面向服务端应用,针对具有大内存、多处理器的机器。(在普通大小的堆里表现并不惊喜)最主要的应用是需要低GC延迟,并具有大堆的应用程序提供解决方案;如:在堆大小约6GB或更大时,可预测的暂停时间可以低于0.5秒; (G1通过每次只清理一部分而不是全部的Region的增量式清理来保证每次GC停顿时间不会过长)。用来替换掉JDK1.5中的CMS收集器;在下面的情况时,使用G1可能比CMS好: 超过50%的Java堆被活动数据占用; 对象分配频率或年代提升频率变化很大; GC停顿时间过长(长于0.5至1秒)。HotSpot垃圾收集器里,除了G1以外,其他的垃圾收集器使用内置的JVM线程执行GC的多线程操作,而G1 GC可以采用应用线程承担后台运行的GC工作,即当JVM的GC线程处理速度慢时,系统会调用应用程序线程帮助加速垃圾回收过程。分区Region-化整为零使用G1收集器时,它将整个Java堆划分成约2048个大小相同的独立Region块,每个Region块大小根据堆空间的实际大小而定,整体被控制在1MB到32MB之间,且为2的N次幂,即1MB, 2MB, 4MB, 8MB, 1 6MB, 32MB。可以通过-XX:G1HeapRegionSize设定。所有的Region大小相同,且在JVM生命周期内不会被改变。

虽然还保留有新生代和老年代的概念,但新生代和老年代不再是物理隔离的了,它们都是一部分Region (不需要连续)的集合。通过Region的动态分配方式实现逻辑上的连续。

CMS、G1 垃圾回收器  帝国cms提速 第2张

一个region有可能属于Eden, Survivor或者0ld/Tenured 内存区域。但是一个region只可能属于一个角色。图中的E表示该region属于Eden内存区域,s表示属于Survivor内存区域,0表示属于old内存区域。图中空白的表示未使用的内存空间。G1垃圾收集器还增加了一种新的内存区域,叫做Humongous内存区域,如图中的H块。主要用于存储大对象,如果超过1.5个region,就放到H区

设置H的原因:

对于堆中的大对象,默认直接会被分配到老年代,但是如果它是一个短期存在的大对象,就会对垃圾收集器造成负面影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G1划分了一个Humongous区,它用来专门存放大对象。如果一个H区装不下一个大对象,那么G1会寻找连续的H区来存储。为了能找到连续的H区,有时候不得不启动Full GC。 G1的大多数行为都把H区作为老年代的一部分来看待。

Remembered Set一个Region不可能是孤立的,一个Region中的对象可能被其他任意Region中对象引用,判断对象存活时,是否需要扫描整个Java堆才能保证准确?在其他的分代收集器,也存在这样的问题(而G1更突出)回收新生代也不得不同时扫描老年代,这样的话会降低Minor GC的效率;

记忆集和卡表我一直以为记忆集和卡表是两个东西,并且每个Region都有一个记忆集(RSet)和卡表,然后问了大牛之后才知道,其实RSet就是卡表的实现,卡表是数组,而RSet是HashTable。其实这么说不好理解,我是这么理解的,老年代的Region中不要考虑RSet,只需要记住有一个卡表(也就是数组)就行了;而新生代的Region中有一个RSet(也就是HashTable)。

因为老年代的Region会进行平均分割,分割后的区域都会记录在卡表里;而新生代的RSet是HashTable,key为引用新生代的Region初始内存地址,这里也就是老年代的Region初始内存地址,而value是个数组,数组的值为老年代中卡表的索引,也就是第一个卡的第几个元素

CMS、G1 垃圾回收器  帝国cms提速 第3张

如图,初始地址为A的老年代,引用了新生代的两个对象,在新生代的RSet中,key为A,value为a,b(表示卡表的索引及元素位置);而初始地址为B的老年代,引用了新生代的一个对象,在新生代的RSet中也有相应的记录 ————————————————

解决方法:

无论G1还是其他分代收集器,JVM都是使用Remembered Set来避免全局扫描:每个Region都有一个对应的Remembered Set;每次Reference类型数据写操作时,都会产生一个Write Barrier暂时中断操作;然后检查将要写入的引用指向的对象是否和该Reference类型数据在不同的Region (其他收集器:检查老年代对象是否引用了新生代对象) ;如果不同,通过CardTable把其他区域的相关引用信息记录到引用指向对象的所在Region对应的Remembered Set中;当进行垃圾收集时,在GC根节点的枚举范围加入Remembered Set; 就可以保证不进行全局扫描,也不会有遗漏。CMS、G1 垃圾回收器  帝国cms提速 第4张

垃圾回收过程主要环节年轻代GC (Young GC)老年代并发标记过程 (Concurrent Marking )混合回收(Mixed GC)如果需要,单线程、独占式、高强度的Full GC还是继续存在的。它针对GC的评估失败提供了一种失败保护机制,即强力回收。(非必须)CMS、G1 垃圾回收器  帝国cms提速 第5张

应用程序分配内存,当年轻代的Eden区用尽时开始年轻代回收过程; G1的年轻代收集阶段是一个并行的独占式收集器。在年轻代回收期,G1 GC暂停所有应用程序线程,启动多线程执行年轻代回收。然后从年轻代区间移动存活对象到Survivor区间或者老年区间,也有可能是两个区间都会涉及。当堆内存使用达到一定值(默认45%)时,开始老年代并发标记过程。标记完成马上开始混合回收过程。对于一个混合回收期,G1 GC从老年区间移动存活对象到空闲区间,这些空闲区间也就成为了老年代的一部分。和年轻代不同,老年代的G1回收器和其他GC不同,G1的老年代回收器不需要整个老年代被回收,一次只需要扫描/回收一小部分老年代的Region就可以了。同时,这个老年代Region是和年轻代一起被回收的。标记完成后开始四到五次的混合回收。年轻代GC过程 (Young GC)JVM启动时,G1先准备好Eden区,程序在运行过程中不断创建对象到Eden区,当Eden空间耗尽时,G1会启动一次年轻代垃圾回收过程。年轻代垃圾回收只会回收Eden区和Survivor区。YGC时,首先G1停止应用程序的执行(Stop-The-World) ,G1创建回收集(Collection Set),回收集是指需要被回收的内存分段的集合,年轻代回收过程的回收集包含年轻代Eden区和Survivor区所有的内存分段。CMS、G1 垃圾回收器  帝国cms提速 第6张

详细阶段:

扫描根根是指static变量指向的对象,正在执行的方法调用链条上的局部变量等。根引用连同RSet记录的外部引用作为扫描存活对象的入口。

更新RSet处理dirty card queue(下面术语详解)中的card,更新RSet。此阶段完成后,RSet可以准确的反映老年代对所在的内存分段中对象的引用。

处理RSet识别被老年代对象指向的Eden中的对象,这些被指向的Eden中的对象被认为是存活的对象。

复制对象此阶段,对象树被遍历,Eden区内存段中存活的对象会被复制到Survivor区中空的内存分段,Survivor区内存段中存活的对象如果年龄未达阈值,年龄会加1,达到阀值会被会被复制到old区中空的内存分段。如果Survivor空间不够, Eden空间的部分数据会直接晋升到老年代空间。

处理引用处理Soft,Weak,Phantom,Final,JNI Weak等引用。最终Eden空间的数据为空,GC停止工作,而目标内存中的对象都是连续存储的,没有碎片,所以复制过程可以达到内存整理的效果,减少碎片。

老年代并发标记过程 (Concurrent Marking)初始标记阶段标记从根节点直接可达的对象。这个阶段是STW的,并且会触发一次年轻代GC。

根区域扫描(Root Region Scanning)G1 GC扫描Survivor区直接可达的老年代区域对象,并标记被引用的对象。这一过程必须在youngGC之前完成。

并发标记(Concurrent Marking)在整个堆中进行并发标记(和应用程序并发执行),此过程可能被youngGC中断。在并发标记阶段,若发现区域对象中的所有对象都是垃圾,那这个区域会被立即回收。同时,并发标记过程中,会计算每个区域的对象活性(区域中存活对象的比例)。

再次标记(Remark)由于应用程序持续进行,需要修正上一次的标记结果。是STW的。G1中采用了比CMS更快的初始快照算法: snapshot-at-the-beginning (SATB)。

独占清理(cleanup, STW)计算各个区域的存活对象和GC回收比例,并进行排序,识别可以混合回收的区域。为下阶段做铺垫。是STW的。这个阶段并不会实际上去做垃圾的收集

并发清理阶段识别并清理完全空闲的区域。

混合回收过程(Mixed GC)当越来越多的对象晋升到老年代old region时,为了避免堆内存被耗尽,虚拟机会触发一个混合的垃圾收集器,即Mixed GC

并不是一个old GC,除了回收整个Young Region,还会回收一部分的old Region。

这里需要注意:是一部分老年代,而不是全部老年代。可以选择哪些old Region进行收集,从而可以对垃圾回收的耗时时间进行控制。也要注意的是Mixed GC并不是Fu1l GC。

CMS、G1 垃圾回收器  帝国cms提速 第7张

并发标记结束以后,老年代中百分百为垃圾的内存分段被回收了,部分为垃圾的内存分段被计算了出来。默认情况下,这些老年代的内存分段会分8次(可以通过-XX:G1MixedGCCountTarget设置)被回收。混合回收的回收集(Collection Set)包括八分之一的老年代内存分段,Eden区内存分段,Survivor区 内存分段。混合回收的算法和年轻代回收的算法完全一样,只是回收集多了老年代的内存分段。具体过程请参考上面的年轻代回收过程。由于老年代中的内存分段默认分8次回收,G1会优先回收垃圾多的内存分段。垃圾占内存分段比例越高的,越会被先回收。有一个阈值会决定内存分段是否被回收,-XX:G1MixedGCLiveThresholdPercent,默认为65%,意思是垃圾占内存分段比例要达到65%才会被回收。如果垃圾占比太低,意味着存活的对象占比高,在复制的时候会花费更多的时间。混合回收并不一定要进行8次。有一个阈值-XX:G1HeapWastePercent,默认值为10%,意思是允许整个堆内存中有10%的空间被浪费,意味着如果发现可以回收的垃圾占堆内存的比例低于10%,则不再进行混合回收。因为GC会花费很多的时间但是回收到的内存却很少。Full GC(可选)G1的初衷就是要避免Fu11 GC的出现。但是如果上述方式不能正常工作,G1会停止应用程序的执行(Stop- The-World),使用单线程的内存回收算法进行垃圾回收,性能会非常差,应用程序停顿时间会很长。

导致G1 Fu1l GC的原因可能有两个:

回收的时候没有足够的to-space来存放晋升的对象;并发处理过程完成之前空间耗尽。性能调优三步曲G1的设计原则就是简化JVM性能调优,开发人员只需要简单的三步即可完成

第一步:开启G1垃圾收集器第二步:设置堆的最大内存第三步:设置最大的停顿时间G1中提供了三种垃圾回收模式: YoungGC、 Mixed GC和Fu1l GC,在不同 的条件下被触发。

G1 优化建议年轻代大小避免使用-Xmn或-XX:NewRatio等相关选项显式设置年轻代大小 固定了年轻代大小,那么会引起无法堆动态调整,则设置的暂停时间也就失效了固定年轻代的大小会覆盖暂停时间目标暂停时间目标不要太过严苛G1 GC的吞吐量目标是90%的应用程序时间和10%的垃圾回收时间评估G1 GC的吞吐量时,暂停时间目标不要太严苛。目标太过严苛表示你愿意承受更多的垃圾回收开销,而这些会直接影响到吞吐量。文章分类

作者:zxmzxm_链接:来源:掘金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微信